脂肪栓塞综合征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制方法
对于复制脂肪栓塞综合征实验动物模型,在同种异体实验犬的四肢长骨骨髓中刮取骨髓脂肪,经过37℃恒温箱孵育后进行离心,上清液即为骨髓脂肪,将其冷藏待用。随后选取健康杂种犬,体重在15~18kg之间,用0.7ml/kg体重的剂量缓慢注射冷冻保存的骨髓脂肪,使其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观察时间为48小时。观察指标包括在注射前、注射后4、12、24和48小时,抽取肝素抗凝股动脉血,进行动脉血氧分压的测定;在注射前、注射后4、12、24和48小时,抽取周围静脉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试验;同时在栓塞后48小时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行大体标本观察,并进行冰冻切片油红O脂肪染色、石蜡切片HE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小板随着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呈现进行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在早期呈升高趋势,在24小时以后显著降低;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肺组织损伤严重,肺充血、水肿,大面积出血性梗死,呈现肝样变,肺小血管内、肺组织间隙以及肺泡腔内出现红色脂滴,肺毛细血管内皮肿胀,组织充血水肿,出现炎症和吞噬细胞浸润。
(2)模型特点
脂肪栓塞综合征实验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有多种,一般采用甘油、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矿物油、橄榄油及同种异体动物组织脂肪进行静脉注射,使动物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然而,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栓塞物大多为化学合成剂,与临床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脂栓成分略有不同,难以真实地模拟出临床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过程。研究表明,栓塞的脂肪来自骨髓,而非脂肪组织、乳糜微粒、游离脂肪酸等。
(3)比较医学
脂肪栓塞综合征通常是创伤、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它是由多种化学介质、多种细胞成分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急性炎症过程。通过采用同种异体犬骨髓脂肪作为脂肪栓子建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动物模型,在动物中出现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结果以及大体标本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符合临床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