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制方法的优点
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是进行相关疾病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该方法中,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动物,同时使用气体干燥损伤颈动脉内皮,以模拟该疾病的基本机制,从而制造出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似的实验动物模型。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使用简单,可以准确控制损伤程度,且能够模拟出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点。在术后2周内可观察到血管中度狭窄(30%~69%),在1个月后可见重度狭窄(70%~99%),非常适合进行相关疾病研究。
(2)模型特点
本复制模型采用气体干燥损伤颈动脉内膜的方法,具有内膜损伤程度较强的特点,但相对中膜影响较小。通过在隔离的血管长度内准确控制干燥气体流速和时间,损伤程度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方法相对于球囊法,能够避免对整层动脉壁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使得复制模型相对更加稳定。
(3)比较医学
内皮损伤和脂质浸润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产生的根本机制,因此在选择复制模型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两个基本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高脂喂养2个月的动物模型动脉局部病理特点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点非常相似,以中膜平滑肌层变薄、内膜增厚等为特征。这些相似之处表明,该复制模型可作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重要实验手段。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