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体外循环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2 18:51:51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 腹腔注射法(不开胸)

(1)方法描述 将大鼠按30mg/k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在口腔部位插入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频率为60次/min,气道峰压为9.0cmH2O(0.88kPa)。接着,在左侧股动脉插管,并注入肝素(500U/kg体重),以监测动脉压和动脉血气。随后,将14~16G套管针插入尾动脉(亦可使用颈动脉或股动脉),作为体外循环的灌注端,同时,使用一根前端刻有数个侧孔的22G套管针通过右颈静脉插入右心房下腔静脉交界处,作为静脉引流口,借助重力和虹吸的作用来引流下腔、上腔及冠状窦静脉的血液入贮血器中。对于体外循环(CPB)环路来说,它由贮血器、变温器、恒流蠕动泵、大鼠微型膜氧合器及连接管道组成。在储血器和氧合器之间,有旁路通道,利于CPB前的空气排放。此外,无需补充血液预充的预充液由乳酸林格液12ml、6%羟乙基淀粉7ml及甘露醇1ml混合而成。流转开始后,静脉血通过静脉引流管引入储血器,在变温器完成变温和在氧合器进行氧合后经过血泵灌注入动脉,其灌注流量范围从每千克体重35毫升至每千克体重90至100毫升。在转流开始后,停止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开始进行氧合器供氧(FiO2100%),并使灌注流量和氧气流量的比值保持在0.8~1.0之间,建立并行体外循环。转流过程中,动脉压应该被保持在55~60mmHg(7.32~7.98kPa)左右。在转流稳定后,应当使用变温水箱来保持恒温,同时将鼠的肛温逐渐降至约32.0℃,在45~60分钟后,逐渐停止CPB,复温并撤离呼吸机,以等待大鼠自主呼吸平稳。

(2)模型特点 对于体外循环动物模型来说,研究方法较为广泛,过去以犬、猪、羊等大型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但这些动物成本昂贵,同时难以管理。目前,许多学者参考这些方法,以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这些方法多种多样,各自具备不同的特点。例如,动脉灌流可以选择尾动脉、股动脉或颈动脉等。腹腔注射法对于动物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术后长期存活。使用气管插管代替气管切开也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3)比较医学 在体外循环中,由于血液在非生理性管道中的接触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心肺脑损伤。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炎症反应是术中实施保护的主要手段。而研究术后一定时期内的机体病理生理反应,则必须以动物长时间存活为主要条件,因此,腹腔注射法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2 胸腔开放法(通过胸骨切口)

(1)方法描述 按照1000μg/kg体重的剂量在股静脉注射肝素盐水,切开颈、胸部皮肤,游离器官后插管接呼吸机。胸腔开放后,游离右侧颈总动脉和上腔静脉并置入双道结扎线,并在结扎线处分别插入22号和20号穿刺针分别连接动静脉体外循环管道(上腔静脉穿刺针进入右心房,动脉管道先以胶体预充),随后,在此基础上将其固定。同时,利用一根10号线预留主动脉和肺动脉以备阻断。取得供体鼠后,麻醉肝素化后,插入气管插管接入呼吸机(方法同上)。开胸后,剪断右侧颈总动脉放血并加入少量胶体用作预充液,然后将心肺完整地取出,切除心尖,并通过右室的流出道插入气管插管,连接实验鼠的右肺动脉进行固定。通过10号线将左室壁的一部分剪去后,固定结扎线环绕右室和室间隔,以促进扎紧的同时,将左心耳剪开,以利于肺静脉回流。最后,将鼠的右侧颈总动脉静脉插头连接至体外循环静脉管道上,连接恒温循环器,并结合转流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