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症病毒诱导兔DIC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改编方法 该方法通过取体重为1.5 ~ 2.5kg的HI阴性青年兔进行的,每只兔腹腔注射2ml,1:10肝毒(出血症强毒FII株),感染前、感染后每6小时测体温1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凝血象检测,感染后每6小时采血一次,检测有关凝血象变化。PT、KPTT、BPC、3P试验和FDP均按血液学常规方法测定。此外,还进行了微血栓检测,对感染12、24小时死亡的兔子取出其肺、肾、心、肝、脾、脑、肾上腺和小肠等器官做组织切片,以观察微血栓的形成情况。该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兔出血症病毒(RHDv)诱导兔DIC的动物模型,与DIC模型建立标准完全吻合,具有皮下出血、精神萎靡、抽搐等临床症状,凝血象呈现DIC典型变化,全身器官均可检到典型的微血栓,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病毒诱发DIC的动物模型。
(2)模型特点 兔出血症病毒(RHDv)诱导兔DIC的动物模型与DIC模型建立标准完全吻合,具有以下特点:①有典型的皮下出血,精神萎靡,抽搐等临床症状。②凝血象有DIC典型变化,并呈规律的动态发展过程,感染后6h是高凝期,18h进入低凝期。③全身器官均可检到典型的微血栓,肺、肾最多。感染后12h为血栓检出高峰期,24h或死兔以出血为主,表现为纤溶亢进的体征性变化。该动物模型通过攻毒兔的凝血象呈一致变化,证明RHDV诱导兔DIC重复性高,稳定性好,并且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病毒诱发DIC的动物模型。
(3)比较医学 与内毒素和组织凝血酶等多种诱导剂不同,该方法采用的诱导剂为肝毒(出血症强毒FII株),费用低,病毒简单易得,比起其他研究中常用的犬肝炎病毒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发病时间短、观察周期短,而且费用也较低,重复性和稳定性好且与临床病毒引起的DIC类似,因此被认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病毒诱发DIC的动物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