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损伤主动脉形成血栓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将兔子进行常规麻醉后固定,然后分离出兔子一侧的股动脉和静脉。随后,股静脉插管取20毫升血液,并进行51Cr标记血小板处理。随后,将标记好的血小板通过耳缘静脉注入,紧接着通过股静脉插入气囊导管。当导管的头端达到胸腹主动脉的交界处时,将气囊充气至600毫米汞柱(80千帕),然后下拉气囊管10厘米,放气后再重新插入至交界处,再次进行充气,下拉气囊,如此反复进行6次,最后撤除导管,结扎动脉,缝合伤口。1小时之后,静脉注射过量戊巴比妥钠,以使兔子进入死亡状态。在兔子死亡之前,还进行了静脉注射0.5%伊文斯蓝5毫升和肝素1000U。随后,分离主动脉,从上端5厘米的胸主动脉和下端10厘米均匀蓝染的腹主动脉中截取,并在生理盐水中进行两次漂洗,计算每条动脉段的每分计数率(CPM值),然后充分干燥后进行称重,最终计算出每克干重动脉段上标记的血小板数。
(2)模型特点 该实验中采用的气囊管损伤内膜方式,能够在兔子活体内形成腹主动脉血栓模型,而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同时,该方法还具有主观因素小和可定量分析等优点。
(3)比较医学 通过使用气囊管损伤内膜的方式制造动脉血栓时,由于该方法会导致中膜不同程度受损,所以与临床内膜损伤形成的动脉血栓相比,该方法所造成的内膜损伤程度较重。不过,正如研究发现的那样,中膜损伤所形成的血栓的性质与临床内膜损伤形成的动脉血栓是一致的,这一点并不会影响药物疗效的观察结果。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