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为了选择最适合的肿瘤模型诱发方法,应考虑实验研究的目的、动物种系以及致癌物质的种类和性质。这些常见的诱癌方法包括口服法、注射法、涂抹法、气管注入法、穿线法和埋藏法。
1.口服法 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将致癌物质溶解在动物的饮用水或食物中自然诱发肿瘤,也可以通过灌食动物来实现。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按定量给药,同时也能减少实验过程中致癌物质的污染。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常用此方法。
2.注射法 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将致癌物质溶解在可溶性液体或悬浮于适宜的载体内,注射到不同的部位,例如皮下、肌肉、静脉、胸腔和腹腔等。其中,皮下和腹腔是最常用的注射部位。
3.涂抹法 将致癌物质涂抹在动物的背部和耳部皮肤上,多用于诱发皮肤癌。它适用于特定的局部区域,可用于诱发上皮类肿瘤或二阶段皮肤乳头状瘤。这种方法常用煤焦油、3,4-苯并芘和20-甲基胆蒽等致癌物质。
4.气管注入法 是将颗粒性致癌物质制成悬浮液直接注入或用导管注入动物气管内的方法。它常用于诱发肺癌。这种方法多使用金仓鼠和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5.穿线法 适用于将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质直接置于某个特定部位或器官,例如宫颈、卵巢和腺胃等。穿线法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致癌物质放置于无菌试管内,加热使致癌物升华,吸附于预制的线结上。然后将含有致癌物的线结穿入靶器官或靶组织内,从而诱发肿瘤。
6.埋藏法 可以将致癌物质包埋在皮下或其他组织内,或将经过致癌物质作用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移植到同种或同系的动物皮下进行肿瘤诱导实验。
除了上述化学诱癌方法,还有其他化学诱癌方法,例如气雾吸入法等。放射性物质诱癌方法主要是用放射线照射或局部注射放射性素,例如采用锕系元素等放射性核素诱导骨肉瘤。此外,一些病毒如小鼠白血病病毒(MLV)、鸡马立克病病毒(MDV)、人巨细胞病毒(HCM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爱波斯坦-巴尔病毒(EBV)等诱发的动物肿瘤模型,常采用体内注射使组织感染的方法来获得。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