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Harris两部结扎法诱导的心律失常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改良心肌缺血梗死模型制作方法 在动物实验中,心肌缺血梗死模型是经常使用的实验模型,而冠状动脉结扎方法是较为常见的制作方法之一。我们在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体重为10~13kg的实验犬,用3%戊巴比妥钠按30mg/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麻醉,行气管内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呼吸频率24b/min,呼吸比为1:1.5,调节潮气量至呼吸正压为20cmH2O。我们采取了Harris两步结扎法,将心包边缘缝合至胸壁上,暴露心脏左前侧壁,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枝第1~2分枝间分离冠状动脉,放入二根丝线,结扎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以防室颤,结扎时将一个5号注射针一并扎入,然后拔去针头,30min后,第二次结扎将冠状动脉扎紧。缝合心包,逐层关闭胸腔,恢复正常呼吸。在结扎20h后,手术犬会出现频繁的多源性的反复交替的结性心律、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我们可以通过该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模拟出心肌缺血梗死,从而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的疗效,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2)改良模型特点 改良后的模型,动物实验中可发生的异位室性节律可达到70%以上,部分动物还会发生结性心律。采取Harris两步结扎法可以大大减少动物术中的死亡率,同时利用利多卡因预放也可以明显减少手术中室颤的发生。我们还发现,实验犬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枝变异很大,结扎位置和程度会影响室颤发生率,因此采用结扎第二、三分枝间,然后在第二分枝向下发展的小分枝再行结扎的方法。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模拟动物发生心肌梗死的症状,但同时也存在死亡率高和易感染等问题,所以成功率较低。
(3)模型应用价值 心肌缺血梗死诱发心律失常是由于传导障碍而产生单向传导阻碍和兴奋折返的结果,与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产生心律失常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对于使用该模型研究抗心律失常药在临床防治急性心肌梗死而引起心律失常中的价值,充满了信心。观察指标为总心率和窦性心率,可计算窦性心律百分比,将给药组前后的差值平均值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的差值用t检验进行比较。通过不断测量、记录和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有效的结论和数据支持,为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可靠性依据。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