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心肌细胞迟后除极和触发心律失常药理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3 11:27:28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为了研究心律失常电生理基础,我们需要进行离体实验。我们选择体重在200~300g之间的豚鼠作为实验对象。我们首先使用钝器将豚鼠击昏,然后迅速取出心脏。然后,在一个富含氧气的特制液体中,即Tris一台氏液中分离出左心室乳头肌。接下来将其固定在特制的玻璃浴槽中,以Tris—台氏液进行灌流,流速维持在4ml/min,温度保持在37℃,并通以95%O2+5%CO2。让它稳定20分钟后,我们会给予它方波刺激,刺激基础周长为800ms,波宽为2ms,强度为2倍阈强度。使用玻璃微电极记录豚鼠乳头肌的跨膜电位,并进行放大。我们将微电极连接至微电极放大器进行放大后,其中一路连接至双线示波器观察,另一路连接至微机记录系统进行记录。我们首先记录标本以正常的Tris一台氏液灌流的对照跨膜动作电位波形,然后再使用不同的灌流液体进行记录。例如,我们会使用含有0.1~O.5μmol/L哇巴因或0.5~2μmol/L异丙肾上腺素或≥10mmol/L Ca2+的灌流液体,并观察加入这些药物后1.5小时内动作电位波型、DAD及触发性心律失常(例如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等)的出现。

(2)模型特点

这种离体实验模型的特点是我们可以使用强心苷等药物来诱发细胞内钙离子过多,从而引起Na+短暂性内流,导致迟后去极化(DAD)甚至触发性心律失常。本法利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并结合使用哇巴因或异丙肾上腺素观察药物对DAD及触发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此,这个离体实验模型很适用于研究心律失常电生理基础。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