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类结核病模型的制备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非人灵长类结核病模型是一种与人类结核病最相似的动物模型。这种模型制备方法最常用的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直接将结核菌注入肺右下叶或中叶感染。感染后实验猴的临床检测非常细致,包括物理检查、血液检查、细菌分离、胸部x线片等多个方面。其中,猴血、肺灌洗液、组织中的细胞免疫分析可以用来进行细胞增殖实验、流式、Elispot、T细胞分析、ELISA等测试。
1.经气管内感染模型: 这种模型是使用H37Rv经气管内感染猴,该模型最常使用的是极高菌量(10 000~100 000cfu)情况下制备的急性快速进展、高致死率的多肺叶结核病模型。使用中等菌量(1000cfu)情况下制备的是慢性活动、肉眼可见肺病灶、脑膜炎等结核病模型。使用低菌量(10~100cfu)情况下将会成为潜伏结核感染模型。
2.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直接将结核菌注入猴的肺的右下叶或中叶制备感染模型: 这是最常用的结核菌感染猴模型。感染剂量从十几个cfu至上千个cfu的结核菌,感染用菌株有H37Rv和Erdman株。目前已通过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感染猴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感染模型。J.L.Flynn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感染17只猕猴,感染剂量为15~25cfu的H37Rv。我们通过各种测试,如旧结核菌素试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PPD检测来判断感染情况。在感染后4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呈阳性,在感染8周后所有测试结果均呈阳性。在此模型中大多数猴子的肺灌洗液和胃提取物结核菌分离培养结果均为阳性。根据疾病的状况,猕猴们根据其症状被分成三组:1只快速发病的,感染后4周即出现症状,12周被安乐死;9只猕猴为活动组/慢性组,感染后4~6周胸部X线片发现明显的进行性肺部浸润,病情相对较慢;7只猕猴为潜伏感染组,潜伏感染的没有临床症状,仅早期有小的肺部浸润。所有猴子的肺部病理与人类十分相似,所有猴子都有干酪样肉芽肿,主要位于右肝门淋巴结,而潜伏感染的猴子的肉芽肿很少,大部分为纤维化。David M. Lewinsohn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感染4只恒河猴,感染剂量为1000 cfu的H37Rv,并使用CT扫描监测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所有感染的猴都发展为进行性肺结核,12周即被安乐死。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