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气虚血瘀证是其主要证候之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劳累过度、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或者是年老体虚,脏腑功能虚损,正气亏虚,气虚血瘀,痹阻心脉。
目前,对于冠心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动物模型的建立。然而,当前单一因素造模方法(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或高脂血症模型)不足以反映疾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因此,本文介绍中西医结合的复合模型造模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新西兰家兔作为研究对象。为了造成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每天每只家兔饮食含60克高脂饲料(如1克胆固醇、15克蛋黄粉和5克猪油),并连续喂养8周。此外,根据中医“气血相依”、“心主血脉”理论,在第2周开始,每周进行两次耳缘静脉放血(每只放血15毫升),直到8周结束,以达到放血耗气的目的。
造模后第9周,我们观察到家兔出现倦怠、乏力、嗜卧懒动,更喜欢温暖环境。在舌头上,出现了淡色或淡胖有齿痕;在脉搏上则表现为空虚无力。部分家兔出现毛发不荣、肌肤甲错和唇舌青紫,还有些出现了瘀斑。在病理上,我们在主动脉内膜及其下肌层内观察到大量泡沫状细胞堆积,形成了脂斑。同时,在心脏病理部分,我们发现心外膜下心肌内血管腔偏心型脂斑形成,血管周围充满了大量脂肪组织。肌层血管内膜及全部肌层被脂质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胶样物"所代替或血管壁脂斑形成,导致血管腔高度狭窄甚至完全堵塞。此外,我们观察到血生化分析中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升高,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
总体来说,该中西医结合复合模型可通过高脂饮食和放血的方法建立气虚血瘀证的动物模型。通过实验研究血生化指标、结合病理结果分析以及家兔出现的临床表现,我们成功地复制了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模型。该模型多用于冠心病病理、生理研究,并有望在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