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结膜炎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造模机制】眼部变态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病症,主要由肥大细胞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导致。多种结膜炎和角膜结膜炎均参与Ⅰ型变态反应。卵清蛋白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诱导Ⅰ型变态反应的方法,它会产生IgE抗体,进而导致肥大细胞致敏。抗原局部攻击后,激活的肥大细胞会释放过敏介质,进而导致局部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和嗜酸细胞的浸润。注射伊文思蓝进一步诱导组织水肿,判定血管通透性变化,反映结膜变态反应程度。
【造模方法】在大鼠或豚鼠体内腹腔注射卵清蛋白磷酸缓冲液(PBS) 1ml,包含卵清蛋白100μg,硫酸铝钾10~20mg,pH 7.4。14天后,各眼滴1mol/L DDT 10~20μl,以消除结膜黏液屏障,提高攻击效果。15分钟后,对于判断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动物,静脉注入(0.125mg/100g)溶液1ml。并立即用5%卵清蛋白PBS液10μl滴眼攻击;对于判断临床及组织学改变的动物,仅用5%卵清蛋白PBS液10μl滴眼攻击,不注射伊文思蓝。局部抗原攻击后30分钟,裂隙灯下判断组织反应。
血管通透性判断:抗原攻击后20~30分钟,处死动物,摘除眼睑、结膜和眼球,去除脂肪组织,称重。将组织分别置于0.5%硫酸钠和丙酮混合液(3:7混合)5~10ml中,室温下振荡,24小时后,将溶液于300r/min离心10分钟,吸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在620nm处测定光密度,依组织称重换算为伊文思蓝含量μg/g。
组织学检查:抗原攻击后30分钟切除结膜制备光镜标本,对结膜上皮、上皮下组织及基质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计数。判定反应定量时可按以下三个指标进行:
1.充血(睑结膜和球结膜) 0:正常;1:结膜呈粉色;2:结膜呈红色;3:结膜呈暗红色,有瘀点、瘀斑。
2.水肿 0:无;1:仅下眼睑水肿;2:上下眼睑均水肿,眼睑部分闭合;3:眼睑外翻,水肿明显,眼睑至少半关闭;4:上下睑及睑缘均水肿。
3.分泌物 0:无;1:稀黏液状;2:眼睑及周围的毛发潮湿;3:眼睑及周围的毛发潮湿,稠黏液状。
【模型特点】正常动物的眼球是无肿胀和充血的,而经过卵清蛋白注射、抗原攻击后,结膜组织更多的呈现嗜酸细胞浸润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特征。
【模型评估和应用】本方法是抗Ⅰ型变态反应药物常用的筛选方法,具有客观性、简便性、快速性和定量性,并且筛选结果与临床效果基本吻合。具体给药途径和时间需要根据受试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进行决定。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