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神经递质传递异常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3 19:37:00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经典诱发性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包括DA模型、谷氨酸模型和神经紧张素模型。

 (一)多巴胺模型

DA模型的建立主要来自药理学的发现,DA假说的建立是基于以下观察事实: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均能阻断DA受体;直接或间接激活DA受体可在正常人身上诱发,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加剧精神病性症状。因此,认为精神分裂症症状可能与脑内DA过剩或神经细胞对DA敏感性增加有关。早期以DA失调为基础的动物模型主要集中在由DA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诱发的行为表现上。

【造模机制】最广泛使用的是通过精神兴奋性药苯丙胺(amphetamine)来诱发动物的异常行为。苯丙胺通过神经细胞膜上的转运体或直接扩散进入神经细胞后,与胞内负责储存神经递质的囊泡上的转运体2发生作用,苯丙胺改变了单胺递质从囊泡到胞质的重新分配,其结果是包括DA在内的单胺神经递质的浓度升高。

【造模方法】使用280-320克体重的Sprague-Dawley大鼠,雄性,每日腹腔注射苯丙胺0.5mg/kg体重,浓度为0.1mg/ml,给药容量为5ml/kg体重,持续10天。

【模型特点】模型组大鼠的前额叶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而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分别显著低于正常组。同时,检测间脑、脑干的单胺递质含量发现,模型组大鼠的DA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而5-HT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苯丙胺可引起动物刻板行为和活动量的增加等异常反应。给大鼠注射苯丙胺时出现刻板和转圈行为,且这种行为具有易发性、迁延性和进行性加重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与人的精神分裂症相似。

【模型评估和应用】苯丙胺对啮齿类动物行为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发性运动的增加和刻板行为上,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包括由苯丙胺引起的行为异常和社会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这些研究具有相当水平的预测效度,特别在药理学方面的预测性。中脑边缘DA系统介导了低剂量苯丙胺的自发性运动激活效果,而黑质纹状体DA系统则介导了高级量苯丙胺的刻板行为,此效应认为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相关。此外,苯丙胺能够引起感觉运动门控障碍,啮齿类动物可通过惊跳反应的脉冲前抑制来进行评价。然而,此模型的表面效度并不完善,因为通常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没有运动过度的表现,因此苯丙胺诱发的过度运动难以作为一个良好的表面效度指标。需要注意的是,此模型只具有良好的病因学效度和预测效度,局限于DA机制,因而很难解释与DA机制关系不大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