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诱发性局部脑缺血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3 19:56:19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一)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

大脑缺血是目前广泛关注的疾病之一。人类脑血管阻塞以大脑中动脉最为常见,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中,可引起大脑半球皮层和基底核缺血性损伤,以海马CA1最为敏感。该方法是一种比较可靠的缺血组织模型,可以为相关医学研究提供支持。

1.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造模方法,操作复杂。该方法可以在大鼠中较为准确地再现人类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梗死情况,同时具有重现性好的优点。该方法的操作过程需要在室温恒定(24~25℃)的情况下进行,以利于评价脑缺血的程度。该方法可用于研究大鼠缺血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并广泛用于评价抗脑缺血药物的作用,但无法进行再灌注研究。

2.大鼠短暂性MCAO(缺血-再灌)模型

大鼠短暂性MCAO(缺血-再灌)模型是一种操作简单、易掌握的建模方法。该方法没有开颅,可以避免手术对脑组织的创伤和刺激作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再现脑局部缺血情况,可用于研究缺血再灌注对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的优点,可用于评价药物的疗效。

(二)光化学引起局部脑血栓

光化学引起局部脑血栓是一种可以在任何需要的皮层部位产生脑梗死的建模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特定皮层部位产生脑梗死,如MCA或皮层区域,具有比较好的重现性。该方法可以用于特定皮层功能研究,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研究及评价溶栓药与抗栓剂的疗效。此外,该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脑梗死后行为学改变、脑水肿程度、脑梗死面积以及治疗作用等。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微血管损害、早期血-脑脊液屏障的开放以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等特点,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血栓性脑卒中。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