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急性髓性白血病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3 20:24:57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通过将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注射到具有T、B淋巴细胞功能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体内,可以建立起一种具有人类造血功能的动物模型,这被称为SCID小鼠模型。这种模型是目前研究人类髓系白血病的主要模型之一,应用广泛。

具体的造模方法可以先制备出HL-60细胞悬浮液,然后注射到体重为15~20g的SCID小鼠尾静脉中,注射细胞量一般为6×10000000~7×10000000个/只小鼠。在注射后,创面需要按压进行止血,然后观察小鼠的病情。

SCID小鼠模型的最大特点在于小鼠发病较快,一般在3周左右就能够在外周血中检测到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此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比例也会逐渐上升,最终达到3%~11%。更为重要的是,观察骨髓的白血病细胞比例,也基本可以达到人类白血病的临床检测水平(即>30%)。此外,小鼠在发病期间也会出现人白血病类似的症状,如精神状态差、活动减少、步态不稳、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等等,部分小鼠甚至会形成实体瘤。

SCID小鼠模型在应用方面也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无论是静脉接种HL-60细胞还是腹腔接种,都能够迅速在体内进行传播并发病。腹腔接种后,瘤细胞可以向周围组织和器官直接浸润,而静脉接种则表现为全身各个脏器不同程度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外周血也会出现大量的白血病细胞,与人类白血病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因此,SCID小鼠模型可以非常精确地模拟人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最后,从模型评估和应用角度来看,SCID小鼠模型也非常适合研究人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药效。因此,这种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相关研究领域。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