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诱发性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3 20:59:56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一) 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链脲霉素是一种无色链霉菌属的发酵产物,其结构中的亚硝基脲是细胞毒素,有选择地破坏一些种属的动物胰岛β细胞,可以使多种实验动物猴、狗、羊、家兔、大鼠、小鼠等产生糖尿病。STZ诱导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时,多次小剂量注射可有效模拟糖尿病的病程及发病原理,并降低动物死亡率。

造模方法:链脲霉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应在低温和pH4的条件下配制并保存。亦可注射前用0.05mol/L柠檬酸(pH4.5)配成2%的 STZ溶液,新鲜使用。

模型特点:注射STZ后,胰腺的胰岛呈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变化。β细胞显示不同程度的脱颗粒、变性、坏死及再生变化。与四氧嘧啶糖尿病不同,链脲霉素引起的糖尿病高血糖反应及酮症均较缓和。

模型评估和应用:该模型适用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及有效药物治疗研究。常用于治疗糖尿病有效中药的药物筛选和药效学研究。同时,该模型也可以用于测试糖尿病分型的新治疗药物。

 

(二) 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四氧嘧啶是一种β细胞毒剂,通过产生超氧自由基选择性地损伤多种动物的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缺乏,引起实验性糖尿病。

造模方法:根据动物的敏感性及给药途径不同,剂量各异。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四氧嘧啶均可引起糖尿病,以静脉注射最为常用。

模型特点:注射四氧嘧啶后,动物血糖水平的变化通常出现三个时相:用药后2~3小时后出现初期高血糖,持续6~12小时后进入低血糖期,动物出现痉挛,24小时后一般为持续性高血糖期,β细胞呈现不可逆性坏死,发生糖尿病。四氧嘧啶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四氧嘧啶的剂量和动物种类。

模型评估和应用:该模型适用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及有效药物治疗研究。常用于治疗糖尿病有效中药的药物筛选和药效学研究。同时,该模型也可以用于测试糖尿病分型的新治疗药物。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