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性卵巢癌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造模机制】通过对卵巢表面上皮应用化学致癌剂,比如DMBA,也可以通过局部包埋等方法,引起卵巢癌。这些致癌物可以导致细胞的转化,并可能通过卵泡和(或)对卵母细胞的破坏,改变促性腺激素的水平,进而促发卵巢肿瘤。
【造模方法】将DMBA溶于苯溶剂中,并在通风橱内待苯挥发后,将棉线浸入药液,计算棉线含药量为0.5mg/cm。8周龄的F344雌性大鼠,在无菌条件下,于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1cm切开1.5cm腹壁,缝入含药棉线,并缝合伤口。每周注射0.1ml庆大霉素。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在会阴部使用滑石粉,可通过生殖道到达卵巢表面发生致癌作用。将滑石粉直接用于卵巢表面,则可引起局部乳头状改变和卵巢囊肿。化学物DMBA作用于大鼠的卵巢表面,可引发上皮性肿瘤,同时检测到p53和K-ras基因的突变。将恒河猴和猕猴暴露在六氯苯等杀虫剂污染环境中,可导致卵巢生育功能的衰竭、卵巢大小、形状的明显改变以及OSE排列层次的改变。
【模型特点】手术6周后开始出现肿瘤并腹腔等部位出现转移灶。操作后,实验大鼠出现消瘦、蛙状腹、腹腔血性腹水、贫血貌(眼球苍白、耳廓苍白)、衰竭等卵巢癌典型的临床表现。化学物质的作用能引起卵泡的枯萎,导致粒层细胞瘤和良性混合瘤。
【模型评估和应用】局部使用化学致癌剂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肿瘤诱导方法,但操作时需要手术,容易导致感染和死亡。同时,如果剂量太小,其潜伏期可能超出动物寿命,导致致癌率下降。本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方式、疾病进展过程、并发症等方面与人类卵巢癌相似,是研究卵巢癌的理想动物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