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移植性大鼠恶性垂体腺瘤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4 01:07:42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操作步骤】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恶性肿瘤细胞的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实验中,我们选择恶性大鼠垂体腺瘤细胞株(mGH3),使用F12完全培养基(F12培养基+15%马血清+2.5%胎牛血清+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ml)进行细胞培养。接着我们取对数生长期的mGH3细胞,进行消化并用磷酸盐缓冲液进行离心洗涤2次,制成细胞悬液。在实验动物方面,我们使用体重为200~250g的雌性Wistar-Furth大鼠,按50mg/kg体重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固定于大鼠脑立体定向架。接下来,我们将肝素化的导管插入脑室,接种细胞量为1×1000000/ml,注射时间为10~15min,注射完毕继续留针5min后缓慢退出,骨蜡封闭导管开口及骨窗,缝合头皮。我们在大鼠脑内接种mGH3细胞后分笼饲养,并且每隔1周随机抽取3只大鼠,执行心脏穿刺抽血操作,立即离心分离血清,并进行放射免疫分析(RIA)进行检测大鼠生长激素(rGH)的整批检测。在完整剥离脑组织后,我们进行了3mm层厚冠状面切片,并在肉眼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最后,我们进行了病理切片和HE染色镜检,并观察了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

【结果分析】我们通过在大鼠脑室内接种1×1000000个mGH3细胞,发现在接种后3周内没有出现明显改变,但在第3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鼠逐渐出现肢端肥大症的症状,其中包括软组织水肿、四肢末端粗大、毛发增多、结膜水肿等改变。在第5周后,大鼠开始出现厌食、消瘦和恶病质改变,在第6周时出现死亡现象,平均生存时间为44.2±5.6d。经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我们发现肿瘤细胞圆形大小一致,核大,核染色质凝聚,核仁明显,核分裂像多见,胞浆丰富,粉红色。间质内血管也很丰富,有血窦。肿瘤细胞具有垂体腺瘤的病理学特征,但异型性更明显。在监测循环中生长激素的水平方面,我们发现接种后的1~2周,未见rGH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从第3周开始rGH水平开始上升,以后上升趋势加快,在死亡前rGH水平达到最高。

由于垂体腺瘤生理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建立一种既符合临床特点又达到实验要求的垂体腺瘤模型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可以通过使用雌激素来诱发垂体腺瘤,但是该方法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且诱发瘤种类不一,性质也不稳定。因此,我们采用使用细胞移植方法建立大鼠恶性垂体腺瘤模型,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