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4 10:13:24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油酸法致ARDS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危重症,具有高死亡率,因此研究ARDS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很有必要。油酸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脂肪酸,在实验动物内静脉注射后可导致肺泡一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使肺组织受损,最终导致ARDS。本实验旨在探讨油酸致ARDS的机制,提供一种重要的ARDS模型。

【操作步骤】本实验采用家兔为实验动物,首先给家兔局部麻醉,然后将油酸注入静脉内,观察动物一般状态,并在注射后的不同时间点测量PaO2、PCO2、pH等指标。最后处死动物并取出肺,进行肺系数计算、肺重量测量及肺部病理学检查。

【注意事项】实验中要确保油酸准确注入血管内,并严格执行动物处死及取肺等操作流程,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油酸可导致动脉血压升高、肺泡一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导致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同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微血栓形成等也是致ARDS的重要因素。注射油酸后肺泡与动脉分压差明显加大,提示肺泡氧弥散入动脉血发生障碍,是诊断ARDS的重要依据。实验动物注射油酸后,呼吸困难及呼吸频率增加,且伴随氧分压下降等症状,类似于临床急性肺水肿表现。病理学检查发现动物双肺由于严重充血、水肿和不张导致难以正常呼吸。

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油酸致ARDS的实验模型,可以为ARDS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

2全氟异丁烯致ARDS

全氟异丁烯是一种可吸入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对工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本实验旨在探究全氟异丁烯对动物呼吸系统的损伤效应,建立全氟异丁烯致ARDS的动物模型。

【操作步骤】本实验采用比格犬为实验动物,将其首先进行麻醉,并留置插管等设备。然后注射一定量的全氟异丁烯,观察动物的呼吸变化并测量血气指标,最后处死动物并取出肺等内脏,进行病理学检查。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动物麻醉及注射全氟异丁烯等操作的准确性,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动物处死及取肺等操作需要严格按规范流程进行。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全氟异丁烯注入后,犬的呼吸逐渐变化,其中包括频速浅快呼吸症状。动物双肺大部分呈严重充血、水肿和不张,同时其他脏器也出现器官缺氧的表现。病理学检查发现,动物肺组织呈现充血、水肿和小灶性坏死等改变。

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全氟异丁烯致ARDS的动物模型,这对阐明全氟异丁烯对人体呼吸系统损害的机制及预防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