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功能评价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一、实验目的
我国每年有大量患者因SCI而留下截瘫等严重后遗症,SCI后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如何再生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复功能等均是很关键的问题。为了提高实验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建立成年恒河猴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以探究脊髓损伤修复及再生机制,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YXQ.SG41.280A型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HT-200微量电子天平、8KFG-01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热蒸馏水器、20μl、100μl、200μl、1000μl可调微量加样枪、80℃超低温冰箱、-20℃ BD-618型卧式冰柜、AMBZ-5-P型实验室级专用超纯水机。手术器械有Kerrison钳、眼科剪、解剖剪、蚊式钳、有齿镊、无齿镊。
2.实验材料 本实验选取8只成年恒河猴,雌雄不限,年龄约两岁,体重3.5~4.5kg。将恒河猴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半横断组两组,每组各4只。
3.实验具体方法和操作步骤
(1)脊髓半横断模型的建立:将氯胺酮(50mg/kg)复合地西泮(1.5mg/kg)肌内注射麻醉动物,在俯卧位固定、常规备皮和消毒铺巾的情况下,以T10棘突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长约5cm,逐层切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胸背筋膜,切开椎旁肌棘突附着处,用Cobb剥离器于椎板骨膜下剥离椎旁肌至关节突部,干纱布填塞止血。自动撑开器牵开椎旁肌,清理椎板及棘突旁残余的软组织,切开T10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剪除Tm棘突及切开黄韧带,Kerrison钳咬开椎板,暴露脊髓。
在切开硬脊膜及蛛网膜的情况下,术中可见脑脊液流出及脊髓正常搏动。同时,以脊髓后正中血管为标志,锋利尖刀片自脊髓后正中裂迅速轻划至脊髓左侧,划开软脊膜及部分脊髓组织。依次分层切割,并切除1mm长左半脊髓,术后间断缝合硬脊膜,分层缝合肌层与皮肤。假手术组同样切开椎板,但不打开硬脊膜。术后给予青霉素钠80万U静脉输液防止感染,加强管理及防止并发症。
(2)行为学观察:观察术后24小时、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后肢自主运动、肌力和肌张力的改变。根据Tarlov评分标准(Tarlov scale),对脊髓损伤后后肢肌力进行评估。
三、实验结果
行为学观察:在术后24小时,假手术组双后肢肌力均为3级,而脊髓半横断组左侧后肢肌力为0级,肌张力下降,表现为迟缓性瘫,右侧肌力为3级。在术后3天,假手术组双后肢肌力恢复正常。在术后5~7天,脊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