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endorff灌流的AF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997年,Ravelli等学者成功地建立了Langendorff灌流的离体兔模型,该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急性心房扩大与房颤发作的关系。该模型首先结扎所有肺静脉和腔静脉,然后进行房间隔穿孔术,并通过一根导管插入肺动脉,通过改变肺动脉导管出口的高度来改变双房压力。研究结果表明,双房扩大可通过心房面积增大和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导致房颤发作。
之后,Zarse等学者对Ravelli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Burst刺激诱发房颤,使房颤诱发的成功率更高且操作更为简便。我国学者则通过S1S2刺激方式替代了Burst刺激方式,成功提高了房颤诱发的成功率。
在该模型中,灌流的台氏液组成为NaCl:130.0mmol/L、KCl:5.6mmol/L、 NaHCO3:24.2mmol/L、CaCl2:2.2mmol/L、MgCl2:20.6mmol/L、NaH2PO4:1.2mmol/L、Glu:12.0mmol/L。
当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决定了其只能反映某一种机制所导致的房颤。因此,必须根据研究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此外,动物模型制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将直接影响机制的阐明和临床干预手段的准确性。房颤动物模型种类繁多,反映了其机制的复杂性。如何统一方法学,提高动物模型制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明确其适用范围,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