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黄疸阴黄证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6 16:54:31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黄疸是一种高胆红素血症,常常可见于多种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据中医学的理论,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可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两类。其中,阳黄的病机主要是湿热或热毒淤积,而阴黄则主要是寒湿淤积。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造模方法,即采用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寒湿环境因素或中药大黄灌胃及寒湿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采用了Wistar大鼠,对其在第1~21天期间每天予0.9%的生理盐水2ml/100g进行灌胃。第22天则采用0.5%的ANIT灌胃1次(将ANIT溶于色拉油中),并将其放置于寒湿造模箱内(造模箱内温度为10~12℃,相对湿度超过95%)。或者是先将实验动物放置于寒湿造模箱内,每日上午以100%的大黄煎剂(每毫升约含生药量1g)2ml/100g进行灌胃。第22天再采用0.5%的ANIT灌胃1次。观察指标包括模型动物体重、肛温、一般生物学状态、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肝功能变化、肝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体液免疫水平。

实验结果表明,在造模阶段的第3天起,大鼠就开始出现了眯眼、活动减少、成群蜷卧、喜扎堆、弓背神萎、被毛松散、无泽晦滞、便条状稀便、肛周污秽、体重明显下降和肛温降低等症状。在第48小时时,黄疸模型大鼠的巩膜黄染,耳背皮肤略显黄色,尾巴也呈现出黄色,而小便的颜色则较为深黄。

该动物模型符合黄疸的特点,即造模大鼠表现出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升高、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及D-木糖含量下降、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符合肝内胆汁淤积黄疸的病理改变,同时也符合ANIT灌胃造模方法的主要特点。该方法可靠,重现性强,与人类黄疸相似,因此可应用于中医学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研究、退黄中药的退黄机制及退黄中药的研制开发等。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