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造模机制】通过阻断中心视觉路径的各种方法,使实验动物幼年时期失去形觉刺激,进而引发眼轴异常增长,形成近视状态。
【造模方法】
1.眼睑缝合粘连法 首先麻醉和固定实验动物,然后进行无菌操作,在一只或者两只眼睛(视实验需要而定)的上下睑缘上剪除一小部分,使其形成创面,并将眼睑缝合或者粘连起来。对于雏鸡,选择刚出生的雏鸡进行缝合或者粘连眼睑的操作,约1个月内即可诱导出约20D轴性近视。但是,出生3个月之后的雏鸡则不受此方法的影响。对于小鼠,选择刚刚开眼的小鼠,即出生12~14天的小鼠进行缝合或者粘连眼睑的操作,大约2周后即可诱导出-5.00D左右的轴性近视。对于猕猴,选择刚出生的猕猴进行缝合或者粘连眼睑的操作,28个月后即可诱导出1.00~13.50D的近视。这种方法针对幼年猴的效果最好,在正视化早期更为敏感。对于树鼩,选择刚刚开眼的树鼩,即出生16~24天的树鼩进行缝合眼睑的操作,4周后即可形成形觉剥夺性近视,2个月之后轴性近视度数可达-10.00D。此外,此方法还会导致晶状体发育延缓,视力在恢复正常光线刺激后无法恢复正常。
2.佩戴弥散镜片、眼罩或者面罩法 对于刚出生的幼鸡,可以选择遮蔽鸡眼,14天后即可产生近视度数约为-10.70D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方位的遮盖鸡眼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侧面遮盖不会引发眼轴延长,额前遮盖数周内即可诱导出高度近视,而全视野形觉剥夺之后则会导致包括赤道部在内的眼轴延长。针对刚出生的豚鼠,可以遮盖豚鼠眼球,12小时光暗循环后,约在6天之后会出现近视,11天后遮蔽眼比对侧眼多出-6.00D的近视,而玻璃体腔则会延长约146μm。11天之后的改变主要是角膜屈光力增加为主。
【模型特点】该方法可以产生较高的近视度数,并且可以造成包括赤道部的全眼轴延长。
【模型评估和应用】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无法测量实验动物遮蔽眼的屈光状态。成成功率较高,但需要注意不同实验动物缝合眼睑时间的选择。该方法可用于近视眼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对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研究。形觉剥夺与人类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及角膜浑浊引起的继发性近视眼非常相似。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