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U诱导白内障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在临床上老年性白内障远远多于先天性白内障,但是采用基因工程得到的白内障动物模型多数为先天性白内障。为了提高白内障的筛查建模效率,近些年学者们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斑马鱼身上。
狗、猫、兔等大型动物也可作为白内障动物模型,但是通常为了方便饲养和繁殖,大多采用大鼠或小鼠作为此类动物模型。使用的致突变剂ENU是一种烷化剂,可导致DNA碱基错配形成突变。小鼠经ENU腹腔注射后,主要诱发肾、脾、肺等多种组织基因突变。从而造成白内障模型。
采用EUN磷酸盐溶液溶解后注射于10~17周小鼠腹腔内,再雌雄鼠2:1交配。然后用镊子检查雌性小鼠阴道内是否有阴栓,查到阴栓鼠为受孕第0天,阴道栓为乳白色或淡黄色栓子,一般12~14小时后脱落。再选取雄鼠腹腔注射药物42天后受孕生产的白内障子一代雌雄鼠的后代(F1代),进行白内障筛查。通过筛查出的白内障子一代雌雄鼠交配,建立遗传性白内障鼠模型。
该方法已经应用于得到了多种不同的转基因白内障动物种类,根据位置和功能可分为晶状体膜相关基因、晶状体蛋白相关基因、细胞骨架蛋白基因以及热休克蛋白和生长因子蛋白基因等。白内障生长、发育以及功能维持牵涉很多基因和蛋白,采用基因工程得到的转基因动物有助于明确相关的白内障相关基因,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其在晶状体发育和功能维持上的作用。
然而,诱发突变所得到的白内障模型具有不确定性,表型多样,发病年龄各异,遗传背景不清。因此需要进行模型评估和应用。之前使用的化学药物或射线照射被证明缺点明显,比如工作量大、可控性和重复性差等。同时,筛选出来的动物还常常伴随着其他器官发育异常。最近的组织特异性基因敲除成为了可能,使得我们可以便捷地获得大量转基因动物。对敲除基因进行分子生物学的分析联合详细的动物表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眼球发育的进程和通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些方法得到的一些动物白内障发病较晚,类似于老年性白内障,但这些动物在出生后不久或胚胎期即存在一些白内障前期改变,不同于老年白内障的自发病病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