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病变型肾病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nephrosis, MCN)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原发性病因尚未明确。该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药物诱导的MCN模型则属于继发性病变。可通过模拟药物损伤影响肾小球滤过膜的选择性,导致膜滤过屏障的选择性变化而引起蛋白尿,从而建立MCN模型。
当前,阿柔比星、多柔比星、嘌呤霉素和柔红霉素等含醌的蒽环抗生素是常用的MCN模型制备药物。阿柔比星或多柔比星等化合物在肾脏内与氧反应产生活性氧,进而诱发肾小球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变细胞的糖蛋白代谢,导致膜滤过屏障的选择性变化从而引起蛋白尿,对建立MCN模型有重要作用。
有关MCN模型建立的研究显示:实验大鼠第一次给药后,尿蛋白在第7天开始上升,第28天可达80mg/24h,同时伴有明显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光镜下并无明显病理变化,但透射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符合MCN的病理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药物诱导的模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对治疗的反应上均与人类MCN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该模型仅能为探索原发性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体来说,药物诱导的MCN模型便于制备,成功率较高且造模过程相对简单,是MCN模型制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为儿童肾病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