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免疫性肝硬化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1:51:06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造模机制】该造模机制采用异种血清注射的方式,使机体免疫调节紊乱导致了免疫复合物在汇管区沉积,进而引起了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同时,该机制激活了贮脂细胞转变为成纤维细胞,并且激活了免疫细胞进一步释放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刺激了胶原的增生,降解减少,最终导致肝组织内纤维组织的形成增多,形成了肝纤维化。

【造模方法】造模方法可以通过人血清清蛋白大鼠皮下注射致敏后,皮下注射前列腺素E1(PGE1)200μg/次,2次/d。随后尾静脉攻击注射2次,周最少9次。具体来说,前3次使用8mg,其余的4mg/次。总共的时间为30天,这样就可以形成肝纤维化。不仅可以使用人血清清蛋白大鼠进行造模,亦可使用猪血清或牛血清进行造模。

【模型特点】该模型的特点在于可以看到肝组织界板区肝细胞变形坏死,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汇管区及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这些改变与人类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成较为接近。

【模型评估和应用】此类模型是免疫性损伤模型,较为接近人类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过程。尽管纤维化的形成率并不高,但是纤维化是持久的。在该模型中,可以通过猪血清反复腹腔注射的方式,来研究吞噬细胞、贮脂细胞与肌纤维变性细胞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肝纤维化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