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人源化丙型肝炎小鼠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2:06:45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人源化小鼠丙型肝炎动物模型是将人的肝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从而使小鼠可以感染HCV的一种动物模型。与人源化乙型肝炎小鼠模型类似,其制备方法也相似。另外,研究者还开发了一种表达人源HCV受体的转基因小鼠。

制备人源化小鼠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主要机制是改变小鼠肝细胞的表达,以便HCV能够进入小鼠的肝细胞内。由于小鼠与人类的肝细胞受体表达存在差异,因而科学家将与HCV感染密切相关的基因整合到小鼠的表达基因中,协助病毒进入小鼠肝细胞。这样制备的小鼠模型被称为HCV受体人源化小鼠模型,被广泛用于HCV相关疾病的研究。

制备HCV受体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方法是构建CD81、SCARB1、CLDN1和 OCLN共表达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将100000000000个噬斑形成单位(PFU)的腺病毒静脉注射小鼠,24小时后给小鼠接种2×10000000 TCID50 HCV-CRE。

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自然感染HCV的特点,因为其通过基因改变制备而成,更加逼近于自然感染状况。

虽然该模型为HCV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该模型使用的HCV是经过人工改造的,因而模型能否用于抗病毒研究仍存在争议。此外,基因改变的小鼠对HCV的反应是否与人类免疫相似也需要商榷。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