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HCV相关转基因小鼠模型,这为研究HCV组成基因与肝脏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工具。然而,不同实验室建立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表型存在差异。本文将对小鼠HCV转基因模型进行介绍,分析其特点以及评估和应用。
造模方法:在小鼠体内表达HCV某一或多个组成基因,研究其在HCV所致肝病中的作用。
模型特点:可以在小鼠体内检测到所表达的HCV相关基因蛋白产物,部分实验室建立的小鼠模型肝脏也出现了一些病理性改变。例如,在表达C蛋白的转基因小鼠中,研究者发现肝脏出现硬化、癌变、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等,而共表达C和E2基因的小鼠却没有发现肝脏病变。另外,表达C-E1-E2的小鼠肝脏也发生了病理改变,甚至发生肝癌。而表达C-E1-E2-NS2后与非转基因对照小鼠无明显差别。E1-E2-P7转基因小鼠提高了黄曲霉毒素诱导的肝脏肿瘤发生率。E1-E2-NS2转基因小鼠则可诱导细胞毒T细胞反应,从而导致肝损伤。NS3/4A转基因小鼠则可以抵抗肿瘤坏死因子 α 诱导的肝脏疾病和干扰素诱导的自噬。而NS4B转基因小鼠与非转基因对照小鼠在肝脏疾病方面则无明显差别。但是,在不同实验室利用NS5A转基因小鼠研究肝脏疾病方面的研究发现结果却不尽相同。
图7-1 树鼩感染HCV后肝脏病理改变情况
模型评估和应用:已经建立的HCV转基因小鼠模型较多,部分研究结果也不甚一致。这可能与不同实验室构建的载体不同、所用启动子不同以及基因组位点和拷贝数不同有关。然而,在研究不同HCV组成基因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关系上,HCV转基因小鼠为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因此,这些模型对研究HCV基因编码蛋白与宿主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小鼠本身不能感染HCV,因此基因小鼠对HCV抗原的多表现为耐受,而不能出现特异的免疫反应,难以用于疫苗研究。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