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传统诱发性乙裂肝炎病毒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2:16:50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当前,乙型肝炎的病毒动物模型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树鼩乙型肝炎模型、鸭乙型肝炎模型、旱獭乙型肝炎模型和小鼠乙型肝炎模型。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对于动物模型的制作,可采用乙肝患者血清或HBV DNA注射到动物体内,具体造模方法如下:

树鼩:将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0.5mL,通过股静脉接种到树鼩体内。

鸭:将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经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肝内注射或鸭胚静脉注射等方式,注射到鸭体内。

旱獭(woodchuck):旱獭肝炎病毒(WHV)是继人类HBV之后发现的另一个嗜肝DNA病毒。将WHV接种幼龄旱獭,即可获得旱獭肝炎模型。

水动力法转染小鼠模型:采用高压水动力法将HBV质粒DNA注射到小鼠尾静脉,即可制作出小鼠乙型肝炎模型。

不同的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树鼩模型成本低、实验操作方便、不受动物伦理严格限制,感染乙肝后,血液中可检测到HBsAg、抗HBs、HBV DNA,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HBsAg和(或)HBcAg等特点。

鸭模型具有感染率高、易喂养等优点,适合用于评估临床前期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过,由于DHBV属禽类嗜肝病毒,与人HBV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别,因此不能准确再现人HBV感染过程。

旱獭肝炎病毒动物模型虽然不能直接感染HBV,但是有助于研究HBV的慢性化机制、HBV疫苗及抗病毒药物的开发以及HBV生命周期、分子机制、感染及癌变机制等领域的研究。

水动力法转染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HBV生命周期、慢性感染机制、病毒引起的免疫效应机制以及单个或多个基因在HBV感染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

总之,不同的动物模型各有所长,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应用。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