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诱发性肺癌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2:52:08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造模机制】诱发性肺癌动物模型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化学致癌因素诱发细胞遗传特性异常,致使细胞异常生长和增殖活性升高,最终形成肿瘤的一种方法。

【造模方法】

 1. 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将小鼠每周注射1%的二乙基亚硝胺(DEN)水溶液,每次剂量为56mg/kg。

 2. 采用乌拉坦注射法,将乌拉坦生理盐水0.1~0.3ml注入小鼠腹腔,间隔3~5天再次注射,共注射2~3个月,每只小鼠用量约为100mg。

【模型特点】当DEN总剂量达到868mg,观察时间为100天左右时,发癌率可达40%,而当DEN总剂量达到1176mg,观察时间为6个月左右时,发癌率则高达94%,其中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约占41%。乌拉坦注射后3个月,可观察到小鼠肺腺癌的发生率高达100%,且多数为多发性,这种诱发肿瘤为良性,其所诱发的肺肿瘤与人类肺肿瘤有相似之处。

【模型的评估和应用】利用该模型可获得操作简单、定位准确、重复性好的结果,并且其制备精度与致癌物质实验量有关。同时,通过该模型可模拟人类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及治疗,对研究肺癌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虽然在过去的实验动物中,研究者通过呼吸道给药方式尝试诱发肺癌,但遇到很多困难。因为气管或支气管上皮的纤毛运动会导致致癌物质被排出,所以肺癌动物模型的制作存在较大的挑战性。因此建立该模型的过程需要特别注意。一旦成功建立模型,它将成为研究肺癌治疗新药、病因及甚至预防的有力工具。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