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过敏性支气管痉挛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3:11:25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造模机制】人类哮喘是一种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病机制是由抗原与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引起的。这些细胞包括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等。在这种状态下,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被释放,从而引起支气管黏膜炎症,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造模方法】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豚鼠来制造急性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模型。首先,将生理盐水与鸡蛋白配成1:10的致敏原,并在每只豚鼠(体重250g)的腹腔内注射0.5ml。然后过1周,动物的敏感性会逐渐升高,最高点达到3~4周。接着,使用1:3的鸡蛋白2ml加弗氏完全佐剂雾化(在雾化室内),让致敏动物待在雾化室内,可在十几秒钟到数分钟内出现不安、呼吸加快,最后呼吸停止而死亡。或者在豚鼠后腿肌内注射4mg卵清蛋白(抗原),同时腹腔注射百日咳疫苗2x10000000000菌体(佐剂)。注射后13~14天进行实验。将致敏豚鼠置于4L的密封玻罩中,用恒压53.4kPa(400mmHg)喷入5%卵清蛋白溶液30秒,豚鼠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甚至休克等症状。

【模型特点】制造出的模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诱发后动物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呼气障碍。此外,有些肺泡间质中会有炎症细胞浸润形成结节样病灶。

【模型评估和应用】这个模型的成功率高,重复性强,病情典型,可以用于观察药物的抗过敏和平喘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模型对药物的反应与人类不同。例如,皮质激素对人类的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本模型的支气管痉挛疗效不显著;抗组胺药对本模型的支气管痉挛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对人类的哮喘没有影响。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