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病毒性支气管哮喘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3:12:47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为了研究哮喘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科研人员需要建立适合的哮喘动物模型。其中,采用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联合诱导小鼠哮喘是一种常用的造模方法。

在该造模方法中,RSV作为感染源可以直接破坏与气道紧密相连的上皮细胞,使气道上皮通透性增加,气道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暴露,气道上皮的保护作用丧失,气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加,从而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同时,OVA作为致敏剂可以加重致敏相关的肺组织病理改变。这种方法建立的哮喘动物模型具有模拟人体哮喘病理生理特征的优点。

具体的造模方法是在清洁级6~8周龄雌性 BALB/c小鼠体内,第1天和第8天背部皮下、腹腔注射致敏液(包含OVA和氢氧化铝凝胶)。随后在第14~27天将小鼠置于透明密闭容器中以OVA溶液雾化吸入激发,每次20分钟,1次/d。在第28、31、34天用戊巴比妥麻醉小鼠后,用效价为1.0×10 6.5 TCID50/ml RSV 50μl腹腔注射小鼠。继续在第29、30、32、33天固定小鼠,以OVA溶液雾化吸入激发,每次20分钟,1次/d。每日观察小鼠症状,于最后1次滴鼻24小时后测定相关指标。在造模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头面部瘙痒、前肢缩抬、呼吸急促、腹肌抽搐、安静少动等症状;滴鼻后,小鼠呼吸加快加深,并有明显喘鸣音。

对于建立的哮喘动物模型的评估和应用,该模型喘息症状明显,病理生理特征符合哮喘。同时,该模型用具有活力的RSV感染诱发的哮喘与临床病毒性哮喘的实际发病情况相近,具有可比性。因此,这种哮喘动物模型可以为哮喘的研究提供更好的选择工具。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