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修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自然界中,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往往只发生在主动脉,而不能完全模拟人类冠心病的病变过程。因此,制备小鼠自发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模型非常具有挑战性。
目前,基因修饰技术为此提供了可能。通过多基因修饰,影响脂代谢、血管壁细胞等多种基因功能异常情况下,非常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得以造成。同时,通过增加饮食或应激等环境因素,可以模拟人类冠状动脉硬化自然发生过程。
其中SR-BI/ApoE双基因敲除小鼠,是目前一个比较典型的小鼠冠心病模型。该模型在血浆中出现了显著升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而游离胆固醇显著升高。而其血浆中胆固醇酯的比例(FC/CE)显著升高成为该模型的特点。该模型在8周内基本都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梗,死亡率极高。
除了SR-BI/ApoE双基因敲除小鼠,还有其他模型,如eNOS/ApoE双敲除小鼠、SR-BI-/-HypoE小鼠、SR-BI/LDLr双敲除小鼠、uPA-Tg/ApoE-/-小鼠、Akt1/ApoE双敲除小鼠、PDZK1/ApoE双敲除小鼠、ApoE/LDL-R双敲除小鼠等。这些模型都在高脂饮食等因素的负荷下,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人为控制心梗发生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特点。
这些模型可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MMRRC和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等地获取,部分动物模型还可以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研究所获取。
尽管小鼠模型制备成为可能,但是小鼠与人类在解剖结构、代谢调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小鼠模型应用存在一定限制。而其他动物如大鼠、地鼠、家兔、鸽、猪以及非人灵长类动物,也均有自发性冠状动脉硬化的报道。
近年来,PCSK9转基因小型猪被报道,由于猪在心血管疾病模型中的一些特殊优势,有可能成为理想的冠心病动物模型。但是,对这个模型的研究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