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性慢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慢性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逐渐阻塞或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病变。为了更好地研究这种疾病,慢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其中,Ameroid收缩环法是一种常用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Ameroid缩窄环的造模机制是通过放置内径约为2.0~2.5mm的双层环,外层为金属、塑料或其他材料,内层为酪蛋白,吸水后会膨胀。由于外层不能变形,酪蛋白膨胀后只能向内挤压,逐渐缩窄血管内径并最终闭塞,造成慢性心肌缺血。
Ameroid收缩环法的造模方法也因动物而异。对于约克夏猪,先用氯胺酮肌注麻醉,接着在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上放置内径2.5mm的Ameroid收缩环,最后缝合心包和胸腔。对于巴马小型猪,则使用氯胺酮、赛拉嗪和阿托品进入基础麻醉,通过开胸术暴露冠状动脉并放置内径为2.25~2.50mm的Ameroid收缩环。而对于犬,则常规麻醉后,在开胸术中放置内径为2.77mm的Ameroid收缩环。在一段时间后,制备成功的动物模型将出现渐进性左心室肥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局部慢性心肌缺血损害,符合慢性心肌缺血病理特点。
Ameroid收缩环法的模型评估和应用相对广泛。研究表明,应用Ameroid收缩环法平均6周后,模型动物出现以上病变的概率较高,符合慢性心肌缺血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在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和侧支循环的研究中,Ameroid收缩环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