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诱发心绞痛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垂体后叶素是一种能够强烈收缩冠状动脉,从而导致心肌组织急性供血不足并增加外周阻力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动物模型中可用于研究心绞痛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家兔模型中,注射1.5-2.5 U/kg的垂体后叶素于耳缘静脉中,通过记录ECG变化来评估模型效果。该模型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动物死亡率低等优点,但其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与临床病例存在差异。
而在大鼠模型中,选择250g左右的Wistar大鼠,通过舌下或尾静脉注射0.5或1.0U/kg的垂体后叶素。无需开胸,将电极针插入四肢及胸前皮肤,接入心电图仪并记录,即可评估模型效果。该模型适用于冠状动脉痉挛和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的程度与剂量在动物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选择此模型时,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