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造模机制】
目前为止还没有单纯自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动物模型,但已经建立了多种自发性糖尿病模型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相比之下,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则已经建立了多个品系,包括不同种类的动物。这些模型都是通过长期近交形成遗传背景一致的、表型稳定遗传的品系。
【模型特点】
家兔:WHHL家兔是一个LDLr缺陷的模型,与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表现非常相似。而STHS兔的异常导致了LDL和VLDL增加,与家族混合性高脂血症和高ApoB脂蛋白血症相似。Jw/ HLR家兔是一种原发性高脂血症品系,仔兔即出现高脂血症,到35个月龄时,大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类似于人类的Ⅲ型高脂血症。
大鼠:ExHc大鼠由胆固醇敏感的JCL大鼠和 Sprague Dawley大鼠培育而来,高胆固醇饮食饲喂时VLDL和LDL胆固醇显著升高。同样,我们在这里也认识到了SHC大鼠,在培育过程中发现,10周以前血清胆固醇持续升高,10周之后LDL升高更加明显,与人类由肾病引起的高脂血症相似。而ALR和NAR大鼠是自发性高脂血症伴随动脉硬化症大鼠,可用于高脂血症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出生25天左右的乳幼大鼠,由于甲状腺功能还不健全,在高脂肪母乳下,其血清总胆固醇约高于成年大鼠的2~3倍,可作为先天性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
表5-1 常用实验动物脂代谢和代谢性心血管病特点的比较
小鼠:NJS小鼠通过定向选育和高度近交的方式培育而成,是一种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动物,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2~3倍。相比之下,ddY小鼠是一种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其餐后LPL活性不像C57BL/6品系小鼠升高,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5倍,而且清除很慢。
【模型评估和应用】自发性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症状稳定,可遗传,与人类高脂血症的形成机制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然而,其来源困难、成本高、抗病能力差、难以饲养等因素,限制了其在广泛应用中的推广。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