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猴形觉剥夺性弱视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猴是与人类最接近的动物之一,除了大猩猩之外。猴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似,因此具有敏锐的远视力和广阔的立体视觉范围。值得一提的是,猴的视觉成熟速度比人类快三到四倍,仅需要一年时间即可达到成年猴的视力水平。正因如此,猴成为了理想的弱视动物模型。不过,由于猴的价格昂贵且数量有限,保护动物的现实背景下,猴很少被用作弱视模型的研究。
相较于猴,绒猴体型较小。在生后7到14天的恒河猴上进行单眼形视觉剥夺处理两周后,猴的眼球运动功能和视力就会出现异常变化。棉耳绒猴的视觉发育的关键期高峰期大约在生后六周左右,完结期在生后一年左右。研究表明,绵耳绒猴在关键期内,形视觉剥夺前其P-VEP波形与人类没有区别,P波潜时在86至97ms之间,幅值在7.21至13.1μV之间。而当用单眼缝合处理一周后,VEP波形的潜时会延长,波幅会降低。同时,高空间频率的方格刺激甚至不能测到明显的P波,而高空间频率方格刺激后幅值下降与潜时延长比低空间频率的损失更为明显,提示单眼形视觉剥夺会选择性破坏对高空间频率的刺激敏感的皮质细胞(X细胞通道)的正常发育。
在实验中,棉耳绒猴使用氯胺酮全身麻醉。实验眼使用皮下连续缝合法制作形视觉剥夺模型。然后在自然光线下将猴正常喂养一周后,进行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时,将作用电极、参考电极和地电极分别放置在枕骨粗隆上方2.5mm、前额鼻根上方和左耳处。P-VEP波采用棋盘格反转刺激,距离50cm,刺激模式空间频率为1015',时间频率是1Hz,对比度为97%,记录时间为300毫秒,叠加80次。此外,为了矫正不同屈光度的不正,实验时还需使用镜片。将电位经过视觉电生理检测仪放大并进行A / D转换,然后将其发送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