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8:10:41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随着减体积肝移植在临床应用中的不断发展,大鼠减体积原位肝移植模型也应运而生。在成人活体肝移植中,对供肝体积的相对和绝对匹配要求非常严格。若存在供肝体积相对和绝对不足(供肝重受体体重比GRBW小于0.8%或移植肝受体肝体积比GV/SLV小于40%),可能会导致受体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代谢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引发小肝综合征。我们进行了3种不同体积的减体积肝移植的相关研究,以探索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的优化治疗方法。

大鼠肝脏通常被分为左叶(左外叶)、中叶(中左叶、中右叶)、右叶(右上叶、右下叶)、乳头状叶和尾叶(双尾叶)。这些叶子各自占肝体积的比例为:左叶32%、中左叶12%、中右叶24%、右上叶7%、右下叶16%,及双尾叶9%。我们分别选取大鼠的中右叶和右叶作为供肝进行肝移植并将肝体量减至50%,结果发现它们的存活率与全肝移植组并无差异。以大鼠中叶为供肝进行肝移植,减至肝体量的36%,结果2周存活率为70%。而以中右叶为供肝进行肝移植,减至肝体量的24%,结果11天存活率只有30%。我们进一步对24%体积的中右叶移植术后大鼠肝功能进行了检测,并与全肝移植组大鼠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ALT与AST在减体积肝移植后1天显著高于全肝移植,虽然之后ALT与AST有所下降,但是依然高于全肝移植组。同时,血清总胆红素从术后第三天开始显著提高。

我们进一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术后门脉血流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减体积组术后门脉血流速度较全肝移植组显著减慢(5cm/sVS 8cm/s),提示存在门静脉高压。因此,我们认为,将肝体量减少至36%的肝移植更有利于小肝综合征的治疗。这一研究可以为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的动物模型提供有力的支持。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