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RNAi 基因沉默小鼠的构建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8:37:09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RNA干扰技术是一种基于双链RNA(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是真核生物中被广泛研究的自身防御机制和内源性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最初,RNA干扰是在线虫(C.elegans)中被发现,将dsRNA注入线虫可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并将这种基因表达抑制现象命名为RNA干扰。自此,对RNA干扰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受到关注并迅速发展。

RNA干扰技术的基本过程是将外源或内源性转录生成的dsRNA切割成21-24bp的短干扰性RNA(siRNA),再将siRNA转化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在RISC中,通过转变双链siRNA成单链siRNA,单链siRNA与同源靶mRNA结合,从而引发切割靶mRNA和基因沉默效应。

RNA干扰技术在一些低等真核生物,如锥虫、线虫和果蝇中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线虫等生物中,RNA干扰技术已经实现了全基因组水平的大规模、高通量的基因沉默。虽然RNA干扰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进展先前有一些曲折,但最终成功地在哺乳动物中获得了RNA干扰的小鼠。

RNAi转基因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基因沉默载体(以siRNA为主)的构建、转基因动物制备和转基因动物基因沉默效应的评估三个主要技术环节,其中siRNA干扰载体的设计和构建最为关键。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干扰载体都是基于茎环发夹结构,在早期研究中认为21bp的茎环结构引发的基因沉默效应最高,最近却有研究发现茎部长度为27或29bp时,引发的基因沉默效应可能显著增加,甚至可达到百倍于传统21bp茎环结构。

总体而言,RNA干扰技术已成为在分子、细胞和个体水平研究基因功能、调控以及发现新基因的有力工具,渗透到了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各个分支,并在人类疾病模型、基因治疗、新药研发等与人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以及畜牧遗传育种等领域展示了诱人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