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转基因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SV40病毒可以诱发肿瘤并阻断体内的抑癌基因P53和Rb的作用通路。在前列腺癌中也存在这个通路的异常。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前列腺癌转基因动物模型,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基于SV40不同启动子的建模方法。
1. PB(-426/+28)/SV40T转基因小鼠模型(TRAMP)
该模型的建立采用了大鼠前列腺素基因probasin(PB)启动子中的一段454个碱基序列与SV40序列的连接。通过将构造好的DNA片段转入小鼠受精卵细胞内,成功建立了TRAMP前列腺癌转基因小鼠模型。该模型的病理演变过程与人类前列腺癌很相似,最终发展出低分化、浸润性腺癌以及远处转移。TRAMP模型在前列腺癌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机体去势治疗后病程的转化与演变、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与肿瘤进展的关系、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2. PB(-11.5Kb/+28)SV40T(LADY)转基因小鼠模型
该模型是基于probasin启动子(LPB)进行构建的。通过将前列腺上皮特异的SV40大T抗原直接表达在小鼠前列腺内,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转基因小鼠模型。12T-10系小鼠是该模型中特别有价值的品系。该品系具有较高的肿瘤转移特性,并且伴随腺癌转移以及去甲肾上腺紊乱的特点。这些小鼠最终会发展出浸润性癌症,并且具有高转移率。12T-10系小鼠在阐明前列腺小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3. PSP94/SV40T转基因小鼠模型
该模型是基于psp94(编码前列腺分泌94氨基酸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区域3.8kb片段所构建的。该模型形成的肿瘤主要出现在前列腺内,而在前叶和精囊内没有出现SV40标记的表达。在该模型中,大多数小鼠的前列腺在10周后就开始出现细胞增殖,24周后就会出现高分化的腺癌。在某些品系中,小鼠甚至会发展出一种非雄激素依赖性的低分化腺癌。
4. 大鼠前列腺类固醇结合蛋白[C3(1)]基因、Cryptdin-2、胎儿γ-珠蛋白的调控元件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该模型是基于大鼠前列腺类固醇结合蛋白[C3(1)]基因的4.5kb片段进行构建的。该模型具有多种优点,比如可以促使肿瘤在早期出现,其病理演变过程与人类前列腺癌相似,并且具有多种转移方式。不过该模型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在常规检查中发现在甲状腺、唾液腺等其他组织中都有转基因的表达。因此,后续的研究中,将SV40T抗原基因插入Crypdin-2基因启动子的控制下并将其转入小鼠受精卵细胞内建立的Cryptdin-2/SV40T转基因小鼠模型更受到重视。该模型可发生前列腺腺癌并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能够完整地再现前列腺从原位癌到浸润癌,再到晚期发生转移的全过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