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肝经郁热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干眼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尤其是在当今大量使用电子产品的时代,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不同的干眼症状可能会由不同的病因和证候引起。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干眼症的治疗方法及对应机制,需要建立相应的证候模型,来更好地对各个证候进行分析研究。
本研究采用“以方测证”的思路,以干眼肝经郁热证为病证,建立了小鼠模型,共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栀组,每组 10 只。 模型组和丹栀组小鼠均以干燥箱中持续 28 天苯扎氯氨溶液滴眼联合慢性疼痛刺激(夹尾)来建立干眼肝经郁热证模型。而丹栀组小鼠则在造模完成后,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进行治疗,灌胃剂量为12.48 g/kg·d,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则按 1 mL/100(g·d) 灌入去离子水,持续 14 天。
通过对小鼠的体重、肛温、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行为学变化的观察和记录,再结合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assay,ELISA)法及免疫组化染色对小鼠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小鼠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等指标进行检测,发现模型组小鼠存在高度紧张、焦虑状态,体重增加量减少和体温升高,行为学得分升高,角膜损伤严重,炎症因子含量升高。而在丹栀组治疗后,这些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改善。
因此,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干眼肝经郁热证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在系统深入研究治疗干眼方证对应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