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造模周期对羟基脲致肾阳虚动物模型的影响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近年来,肾阳虚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方案的开发和优化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建立稳定的肾阳虚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该证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造模周期下羟基脲致肾阳虚动物模型相关指标的研究,探索最佳造模时长,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实验中,我们选择30mg/mL的羟基脲混悬液灌胃,300mg/kg体重,每日1次,对模型进行造模。在造模的第7、14、21、28天,对动物模型的一般情况、肾阳虚相关生化指标、脏腑形态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羟基脲致肾阳虚大鼠的各项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的时间段不同。在灌胃的第7天,大鼠的肾ATP酶活性、血清中cAMP、cAMP/cGMP比值均呈显著性降低,体温、肾Na+-K+-ATP酶活性也有所下降。在14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血清T、T4均显著降低,免疫功能中胸腺出现结构性病理变化,肾、睾丸出现结构性病理变化,泌尿生殖系统中肾指数显著下降。在21天和28天,肾、睾丸的病理变化显著且不可逆,免疫功能中脾指数也显著下降。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不同造模周期对羟基脲致肾阳虚动物模型相关指标的影响,我们得出了最佳造模时长,并评价了模型的稳定性。该研究为温补肾阳治疗肾阳虚证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为肾阳虚证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