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造模材料 动物:SD大鼠,体重250~300g,雌雄不限;药物:5%甲醛(formalin)。
2.造模方法 实验前,大鼠需在安静环境下饲养24小时以上。将大鼠放置于玻璃观察箱(20cm×20cm×30cm)内,隔板由有机玻璃制成。箱底放置一面镜子以便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当动物熟悉环境约30分钟后,则由最初的探索状态变为静息状态。然后,将动物诱入一布制的口袋内,使口面部刚好暴露。在动物左上唇鼻侧(三叉神经末梢分布区域),使用1ml注射器皮下注射5%甲醛溶液约50μl。注射后,将动物放回观察台进行疼痛行为反应的计时观察,以动物抓搔注射部位的时间(S)为痛敏行为观察指标。每次观察记录约45分钟时间,分成15个3分钟为一评分时段,每节疼痛程度按计时(s)评分,以每次抓搔持续时间总和为痛敏强度指标。
3.造模原理 甲醛导致动物三叉神经痛。
4.造模后的变化 造模大鼠左上唇皮下注射甲醛后,约20~30秒后头3分钟即开始第一期反应。大鼠常使用左侧的前后爪抓注射部位,前抓动作多见,而左前爪的抓动作时,右侧前爪也会伴随活动。前后爪抓左侧上唇注射部位的第一期平均时间为(50.3±3.5秒),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极显著差异。随后是一个相对静止期,平均持续时间为10分钟。第二期时程在第五和第三节之间,大约在甲醛注射后12~40分钟之间,痛敏平均强度为(385.3±23.8秒),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