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 实验动物:本次实验使用雄性BABL/c小鼠,年龄为4周,体重约12克。
2. 实验方法:首先纯化猪心肌肌球蛋白,将其溶于0.15mol/L磷酸钾缓冲液中,浓度为1.0mg/ml。接着将猪心肌肌球蛋白与完全弗佐剂(CFA)混合成乳浊液,浓度为100μg/200μl,并进行皮下注射于小鼠双侧腹股沟和腋部,每只小鼠注射200μl乳浊液,含肌球蛋白100μg。在第7天、21天、42天重复使用上述方法注射小鼠。于初次注射后14天、21天、42天、70天,随机选取小鼠,以摘眼球方法处死,并留取外周血液、分离血清并于-80℃冻存备检,同时留取心肌标本。
3. 实验结果:本实验中所有小鼠均存活。在注射纯化的猪心肌肌球蛋白1周后,实验组小鼠出现了兴奋、易激惹、皮毛蓬松等表现。实验组小鼠心脏外观无明显不同,未发现心室的扩大、室壁增厚或变薄现象。但在86%的小鼠中,仍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在免疫首次后的14天,可见病变呈局灶性分布,病变部位炎症细胞浸润主要集中在心外膜及小血管周围,且可见炎症细胞就周围的心肌细胞肿胀。在21天时,上述改变加重,可见坏死心肌细胞周围亦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在第42天,仍可见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但程度有所减轻。至第70天,病变部位的炎症细胞数量减少,主要分布在心外膜下,心肌纤维之间较少。坏死心肌细胞由纤维组织代替,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排列紊乱,核大深染、异形,钙化灶,并出现心肌组织纤维化。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