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实验动物 本实验使用了4周龄、体重约为12g的雄性BALB/c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此外,还使用了Coxsackievirus B3 (CVB3)病毒、Hep-2细胞株和VERO细胞株。
2.实验方法 首先进行毒力的测定。将CVB3病毒用维持液进行连续10倍稀释,从10的-7次方到10的-12次方,使用96孔板,每个稀释度病毒液种3个细胞孔。然后,在每个孔中加入0.05ml病毒液、0.05ml维持液和0.05ml VERO细胞液,于37℃、5%CO2、100%湿度的条件下培养。每天观察细胞病变,待无新的细胞病变出现时,记录结果。按照Reed公式计算TCID50 (半数感染剂量)。计算方法:TCID50效价=高于50%细胞病变百分比之病毒稀释度的倒数+距离比例。距离比例=(高于50%的死亡百分数-50)/(高于50%的死亡百分数-低于50%的死亡百分数)=(67-50)/(67-10)=0.3。查对数表算出TCID50=10的10.3次方,该病毒的TCID50为10的12次方TCID50/ml。结果显示,CVB3在VERO细胞液测得的病毒液滴度为10的12次方TCID50/ml,能够在BALB/c小鼠注入一定量CVB3病毒液产生中等程度病毒性心肌炎。接着,取60只体重约为12g的BALB/c小鼠,将含有1000000 TCID50 CVB3病毒0.1ml的液体注射到其身体内。在实验第7天和14天时,分别死亡10只小鼠,进行无菌取心脏、修剪血管及结缔组织、称重,并且用10%中性甲醛固定,待做光镜检查。
3.参考结果 经过观察发现,感染了CVB3病毒的小鼠在第三天出现病毒性心肌炎的疾病症状,表现为体重增长减缓、毛发呈现蓬松状、出现颤抖、体温降低,有些小鼠后肢无力、瘫痪。解剖时,感染了CVB3病毒的小鼠的心脏表面上可以明显地看到白色斑点或斑块。接种CVB3病毒后的第1天,在心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病毒的存在,第3天病毒含量达到高峰,然后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逐渐下降,直到第9天,病毒在心肌组织中仍保持较高的滴度。感染后,心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心肌间隙增宽,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呈灶性或散在分布(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并在心外膜处尤为明显,同时还可见到组织细胞增生的现象。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