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栓塞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造模材料和方法
本实验采用SD大鼠,雄性,体重在350-400g之间。准备药物包括同种大鼠的无菌自然干燥血凝块、生理盐水、水合氯醛和山莨菪碱。取无菌自然干燥血凝块,研碎后用200μm筛孔过筛备用。当使用时,取0.5ml的生理盐水,加入100mg的血凝块,制成混悬液。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血凝块的直径大小在40-200μm之间,其中以150-200μm居多。
麻醉SD大鼠并进行手术,在颈部的正中位切开颈部总动脉,然后进行暂时夹闭,在双侧颈外动脉处插入管子,插入栓子盐水0.5ml后,在结扎颈外动脉的同时开放颈总动脉。这样就可以使栓子进入到脑内,建立多灶性脑梗死的模型。手术后每天皮下注射山莨菪碱2.5mg/kg,连续1周可以促进智力障碍的形成。
2.造模原理
本实验通过造成动物的脑血管栓塞,建立血管性痴呆的模型。
3.造模后一般变化
根据避暗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组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低。这表明该方法建立了智力明显下降的动物模型,动物表现出一定的“痴呆”现象。
4.造模后生化变化
(1)大鼠乳过氧化物酶(lactoperoxidase, LPO)水平:正常组的皮层、丘脑、海马、纹状体部的LPO水平分别为(74.5±43.1)、(98.1±36.9)、(34.8±12.7)、(35.2±12.0)nmoL/100mg。模型组的皮层、丘脑、海马、纹状体部的LPO水平分别为(171.7±45.1)、(257.2±46.3)、(102.6±23.0)、(96.3±24.1)nmoL/100mg。
(2)大鼠SOD水平:正常组大鼠的皮层、丘脑、海马、纹状体部的SOD水平分别为(32.0±8.9)、(13.8±2.7)、(3.9±1.5)、(23.8±4.0)ng/ml。模型组大鼠的皮层、丘脑、海马、纹状体部的SOD水平分别为(10.2±7.5)、(11.4±3.7)、(1.8±1.6)、(13.1±5.7)ng/ml。
和对照组相比,血管性痴呆模型组的LPO增高,SOD活性降低。
5.注意事项
手术器械应严格消毒,以防手术感染。手术创伤应尽量减少,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