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气致兔结膜炎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芥子气是一种能够致伤组织的有毒化学物质,其机制是通过破坏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并导致细胞凋亡。此外,一旦高浓度的液态芥子气直接溅入眼内,就会对眼睛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而要研究芥子气的致伤机制,需要进行模型制作和观测指标与分析。
1.模型制作方法
首先需要选择2.0~3.0kg的新西兰白兔,注射麻醉剂进行麻醉。然后,将一内径8mm、长20mm的玻璃管(两端开口)垂直置于兔眼角膜(水平位)中央,稍加压。再将0.2ml 99.6%或500μl/L液态芥子气(左眼)或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右眼)注入玻璃管内,使液体浸没角膜前极1mm以上,开始计时,3min后将管内溶液吸尽,并立即用自来水连续冲洗5min,制作出芥子气染毒实验模型。
2.观测指标与分析
(1)症状观察:染毒后1h开始观察兔眼的症状表现。大多数动物的左眼于染毒后1h逐渐出现症状和体征,表现为眼睑红肿、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混浊和上皮缺损。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于染毒后1~2d达到高峰,并持续数天。这些症状说明,在芥子气的作用下,角膜受到了明显的损害,给动物造成了极大的不适。
(2)眼球病理学检查:动物染毒后2d,病理切片见角膜上皮全层和前弹力层缺失,角膜基质层胶原排列尚整齐,无明显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10d时的病理特征是几乎整个角膜基质层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断裂,板层结构紊乱,并可见内层细胞缺失。30d时病理检查仍可见角膜基质层大量的炎症细胞,以浅层为主,并可见较多新生血管,角膜穿孔处可见组织增生,验证细胞浸润,结构紊乱,相应处虹膜前粘连,内皮细胞缺失。右眼结构均未见异常。这些结果更加证实了芥子气对眼睛的严重损害,并且角膜受损后细胞和组织的修复需要一定时间。
通过以上的模型制作和观测指标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芥子气对眼睛的致伤机制,为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一定的基础。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