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链脲菌素糖尿病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8 21:18:44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操作步骤】链脲菌素糖尿病模型是常用的实验动物糖尿病模型,适用于成年大鼠、小鼠、狗、猴和豚鼠等。制备方法如下:

将链脲菌素(STZ)溶于枸橼酸缓冲液中(pH值为4.0~4.5),静脉注射以制备模型。剂量如下:

  • 大鼠:30~50mg/kg体重,50mg/kg体重可引起100%动物糖尿病。
  • 狗:50mg/kg体重可引起糖尿病,且有半数以上的动物死亡。
  • 小鼠:175~200mg/kg体重可引起糖尿病。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给药方式。例如,将大鼠禁食12小时,每日1次腹腔注射60mg/kg体重的STZ,连续2次,就可以成功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该模型具有高血糖、体重减轻、多饮多食多尿的特点,与临床1型糖尿病相符。另外,将大鼠禁食12小时,只腹腔注射STZ一次,并给予高热量饲料饲养12周,就可制备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该模型具有超重、糖耐量减低、血脂升高、血清胰岛素升高及胰岛素受体结合力降低伴胰岛素抵抗的特点,类似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结果分析】链脲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除具有抗肿瘤作用外,还能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1963年,Rakieten首次报道了链脲菌素诱发动物糖尿病的作用。链脲菌素能够使B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含量降低,从而导致细胞的破坏。在投以链脲菌素后,动物血糖值呈现三相性变化,处于一种永久性糖尿病状态。病理组织学可见,在1~2小时内,大鼠和家兔的B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发生了崩解现象,24小时后,B细胞则完全破坏。

【注意事项】

  1. 链脲菌素是一种无色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在室温下极不稳定,可在数分钟内分解成气体,因此水溶液应在pH 4和低温下保存。
  2. 链脲菌素和四氧嘧啶一样,注射后血糖水平可以看到3个时相变化。但是注射链脲菌素后,早期高血糖要延迟45~60分钟才开始出现。而在禁食的小鼠中,则没有这种现象,而在大鼠中则非常明显。此外,链脲菌素引起的低血糖更严重,致命性惊厥也更为常见,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链脲菌素有选择性地损伤胰岛B细胞,导致细胞组织学改变,与四氧嘧啶糖尿病相似。对四氧嘧啶产生抵抗的豚鼠也可被链脲菌素引起糖尿病,链脲菌素引起的大鼠糖尿病酮症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比四氧嘧啶糖尿病缓和得多,而链脲菌素引起的小鼠糖尿病则不表现自发性缓解。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