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传染病动物模型制备的一般标准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8 22:31:09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传染病动物模型是一类模式动物,用来在实验中研究和评价疾病防治药物和疫苗等工作。这种模型通过感染具有代表性的病原体或导入病原遗传物质来使动物发生相类似于人类的疾病或反应。建立传染病动物模型需要遵循一定标准,以下为制备和建立传染病动物模型时需考虑的重点标准:

1. 动物选择标准

在动物选择时需要考虑动物的种类、遗传分类、生物学特性和对于传染病病原的感染程度。在一些情况下,如果一些实验动物对病原感染性不强或不能被感染,或者新发传染病病原情况不明时,可以扩大动物范围,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三类动物各有优缺点,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程度高,但由于环境条件和遗传因素的不同,致病特性可能与人类不同,因此在病原敏感性相同或接近的情况下,应首选实验动物。

2. 病原选择标准

在选择病原时,应根据传染病病原的标准株、代表株、强势病原、以及其活化状态等方面进行考虑。在感染实验中,应该选择活化状态良好的病原体,以确保疾病模型的真实性和可再现性。

3. 疾病再现最大化标准

在传染病动物模型建立时,需要最大化拟似疾病的临床表现、疾病过程、病理生理学变化,以及免疫学反应等疾病特征。这种最大化原则可以是全部完整的拟似,也可以是部分体现。

4. 模型控制标准

在传染病动物模型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涉及的动物、病原,以及实验控制、操作程序、标本处理、数据采集、检测指标和结果分析等方面,达到统一、规范和标准化要求。这种规范化可以提高模型的重复性,以及检测指标和结果的稳定性,有利于对模型的客观、公正和真实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标准化与病原性试验性研究或探索性研究不同。

5. 生物安全标准

传染病动物模型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生物安全问题,要采取必要防范措施,避免病原源污染、动物接触、污物扩散、样本采集及意外事件等途径导致实验室对人员和环境的生物危害发生。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活动需要按照病原危害等级和防护要求进行。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