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制方法这里介绍一种口蹄疫模型的操作方法:将口蹄疫种毒 ORMF8通过以0.01mol/LPBS(pH 7.4)稀释至LD50为10的-3次方~10的-7次方/0.2ml。接着,将各滴度的病毒液分别经过豚鼠后肢趾部进行皮内注射,每只豚鼠注射剂量为0.2ml。
(2)模型特点通过对豚鼠进行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我们可以成功地建立一种规律性、典型性发病的感染模型。此前的研究表明,豚鼠是长期以来用于口蹄疫感染研究的成功实验动物。和新生乳鼠相比,成年鼠和仓鼠对口蹄疫病毒也较为敏感,但是豚鼠发病更为典型。感染后,豚鼠会出现典型的疾病特征,并产生明显的病变。发病豚鼠在接种部位出现小水泡,这种小水泡会随后消失,不会留下糜烂面,但是豚鼠四肢趾部或口腔内可能会出现继发性水泡。感染后,豚鼠也会出现消瘦,并有部分豚鼠除了出现症状外还会死亡。
(3)比较医学在我国,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效力检验一般采用豚鼠、猪或牛的方式进行。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主张采用豚鼠进行疫苗效力检验,但同时也建议采用有平行关系的替代方法来作为常规检验方法。采用豚鼠进行疫苗检验的成本高,周期长,工作量也大。在试验数据充分、可靠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采用非本动物的方法进行检验,这符合检验生物小型化、非动物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成功的实验动物,在抗体检测和临床症状及病理观察等方面,豚鼠都能够用于口蹄疫疫苗免疫效力评价。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