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乙型肝炎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原创方法 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 DHBV)感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家禽养殖业的疾病。目前,鸭DHBV感染的主要接种方法包括鸭胚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肌肉注射法、腹腔注射法以及肝内注射法等。研究发现,经鸭腹腔注射DHBV阳性血清(每毫升血清约含7.8×10^8的病毒拷贝数),1日龄和10日龄鸭的病毒接种量分别为100μL。经过2周感染后,1日龄鸭的阳性率可达到89%左右,4周后可达94%左右,而10日龄感染鸭的阳性率相对较低,在2周后为16%左右,4周后为38%左右,经过6周可达到61.1%。长期观察可发现,部分10日龄感染DHBV阳性鸭在12周后可呈DHBsAg及DHBV DNA转阴的情况。光镜下,模型鸭肝组织呈现轻度慢性炎症表现,即肝细胞轻度水变性,血管周围有轻度胶原纤维增生,但肝小叶内未见灶性炎症细胞浸润;原位杂交显示DHBV DNA弥漫性分布在肝细胞胞浆。
(2)模型特点 鸭DHBV感染模型的特点在于,1日龄鸭接种病毒最佳,感染率可接近100%,且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病毒血症,肝脏中也能检测出DHBV DNA。若采用5日龄后鸭接种,则DHBV DNA及内源性DNA多聚酶活性均下降;而采用14日龄后鸭接种则无法产生病毒血症。总的趋势是接种鸭龄越大,感染维持时间越短。另外,鸭DHBV感染后机体可同时出现相应的病毒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产生鸭DHBsAg,且能保持22周。
(3)应用前景 与临床上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情况相似,DHBV病毒血症情况与鸭龄的相关性也类似。这一随机观察结果表明,DHBV模型是评估临床前期抗病毒药物如核酸类似物、反义寡聚核苷酸等治疗效果的良好模型。然而,由于DHBV属禽类嗜肝病毒,与人HBV在结构上差异较大(如DHBV无X基因),且鸭与人在生物进化上相差较大,因此DHBV在鸭体内的感染、复制过程与HBV在人体内的感染复制过程仍存在一定差异。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